冬运中心在二七厂冰雪项目科训基地组织集体学习


为进一步提升北京冬奥会训练备战工作科技助力水平,加强冬运中心特别是中心班子的“现代化”“科学化”建设,11月25日下午,冬运中心班子全体成员在二七厂冰雪项目科训基地组织集体学习。




二七厂科训基地是利用二七机车公司部分老旧厂房改建成为集科研训练为一体的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目前建有滑冰馆、轮滑馆、体育综合风洞、六自由度训练馆、游泳馆(康复医疗中心)、沙排馆等训练科研场馆,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训练营、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等队伍目前在此驻训。


在风洞实验室,大家认真观看正在进行的服装人台测试,这项测试一是利用人台来校验新建风洞的测量稳定性和可靠性,二是后续可以测试比赛服、头盔、手套等各类服装装备的气动性能和风阻数据,为高性能运动服装的设计开发提供数据支撑。风洞专家一边组织测试,一边向大家介绍和讲解控制系统上不断变化的各项测试参数,同时对大家结合各自分管项目提出的需要风洞帮助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根据介绍,在完成1周左右的风洞服装人台测试和调试后,运动员的风洞测试和训练工作将正式启动,通过风洞测量运动员不同运动姿态下的风阻数据,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快、更精准地改进技术动作,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在“六自由度”训练馆,结合了“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和计算机成像技术的模拟训练系统已经陆续完成雪车、钢架雪车、雪橇、高山滑雪、皮艇、自行车等项目的软硬件集成工作。该训练系统能够在室内为运动员提供虚拟仿真的专项训练和比赛环境,有效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训练次数,帮助运动员强化专项技术训练。在学习过程中,训练系统研发和运行团队就模拟训练系统的使用进行讲解和示范,目前部分项目的训练系统还在根据运动队的训练实际作进一步优化和针对性调整,确保满足运动队的训练需求。


在滑冰馆,佩戴传感器的速度滑冰中距离组运动员正在进行冰上训练,冰场大屏幕上显示着每名运动员的实时心率、速度、加速度等数据。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手持的平板电脑上有更丰富的运动员数据实时显示,并根据数据情况向运动员发出新的指令。与此同时,系统后台人员也操作仪器,始终密切关注着场上运动员的一举一动,记录着不断变化的数据。在训练间歇,大家纷纷与运动员、教练员进行交谈,了解滑冰计时计分和训练系统的日常使用情况,听取运动员、教练员对该系统的使用反馈。倪会忠同志还与来自美国的中国冰雪运动表现技术总监Kristin Collins就系统调试工作进行沟通,要求尽快对软硬件作进一步的完善,确保系统各项功能得以全面充分运用。



现场参观学习环节结束后,大家听取了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冰教授以“牢记使命,勇攀科技高峰———用清华创新科技,为冬奥保驾护航”为题的讲座。张冰教授和大家分享了清华大学“无体育,不清华”的体育传统,介绍了清华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围绕奥运争光、全民健身、国家重点工程等方面所做的科技助力工作,以及研究中心在疲劳监控、恢复再生、整脊康复等方面的研究和运用成果。张冰教授还从一名有过体育专业运动员经历的体育科技工作者角度,分享其在体育训练、体育科技工作实践中的认识和感悟,让大家更加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科技的强大,令人受益匪浅。


倪会忠同志在学习总结时表示,欧美强国在冰雪项目上的优势是靠时间积累换来的,但是我们中国人从来都有后来居上的决心、信心和勇气,我们要在距离北京冬奥会400多天的时间里,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一流的科研团队,拼搏奉献的冰雪健儿,用科技武装下的刻苦训练来恶补短板、缩小差距。要敢于改变、勇于创新,坚决破除冰雪项目在对训练科学、项目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残存的固步自封甚或“愚昧”的地方,根本扭转部分项目对落后的训练观念、训练手段、康复手段、评估手段依然恋恋不舍、“逆来顺受”的局面。各重点科技助力项目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做好联调联试,根据不同项目运动队的个性化需求,针对性制定测试训练方案,进一步完善模拟训练系统;各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要倍加珍惜国家提供的优质训练条件、保障条件,主动“向机器问问题”,宁可“人等机器”,不能“机器等人”,用好二七厂科训基地的各项先进设施设备,利用科技助力攻克训练中遇到的问题,提升训练备战水平。


据悉,冬运中心将组建专班与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展开全面合作,特别是解决好运动队疲劳监控、恢复再生等方面的问题,为完成北京冬奥会任务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同时也为冰雪运动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中国滑冰协会主席李琰,花样滑冰国家集训队总教练赵宏博,中国冰雪运动表现技术总监Kristin Collins,冬运中心有关部门负责人,二七厂科训基地驻训队伍教练员、科研人员代表等一同参加学习。